您当前位置:首页 > 资讯中心 > 公司动态 > 转载|首部生态环境监测专门行政法规公布,有何亮点?

  近日,《生态环境监测条例》正式公布,这是我国首部生态环境监测专门行政法规,将于202611日起施行。条例有何亮点?如何落实条例相关要求?生态环境部1118日举行吹风会,介绍相关情况。

  “条例着力破解制约生态环境监测发展的痛点难点,构建了覆盖全面、权责清晰、监管有力的制度框架。”生态环境部生态环境监测司司长张大伟说。

  条例从厘清生态环境监测的实施主体入手,创新性地将其分为公共监测和自行监测两类。张大伟表示,公共监测的实施主体是政府及有关部门,主要目的是履行生态环境保护职责;自行监测的实施主体是负有法定监测义务的企事业单位,制度设计的重点在于规范监测行为。

  此外,条例清晰界定了各相关方在监测活动组织实施、数据质量、监督管理等方面的责任义务,***明确企事业单位建立自行监测数据质量管理制度的法定义务,并引导监测行业从无序扩张转向高质量发展。

  开展监测服务的技术服务机构是生态环境监测的重要力量。条例明确,从事检验检测活动的技术服务机构,应当依法取得检验检测机构资质认定。

  如何加强生态环境监测机构资质管理?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认可与检验检测监督管理司副司长张磊柱表示,针对生态环境监测机构存在能力要求不足、“内卷式”竞争等问题,市场监管总局联合生态环境部对《检验检测机构资质认定生态环境监测机构评审补充要求》进行了修订,将于近期出台。

  规范涉企检查、提升监管质效是优化营商环境、激发经营主体活力的重要举措。条例明确,鼓励运用非现场检查、遥感监测等非接触式技术手段,推动监管更加高效、更有温度。

“随着现代监测技术的进步,我们结合环境质量监测和卫星遥感等数据,通过无人机、走航车等非接触技术手段开展监督监测,尽可能做到‘不入企’‘零打扰’。”张大伟说。

  数据弄虚作假是生态环境监测领域的“顽疾”。条例从保障生态环境监测数据质量出发,着力完善防范和惩治监测数据造假的制度机制,对参与监测数据弄虚作假的单位和个人,规定了严格严密的法律责任。

  加强对技术服务机构的处罚力度。条例对技术服务机构弄虚作假行为,既设置了罚款处罚,也有禁业规定,还规定了吊销资质,防止“换马甲”逃避制裁。

  实施“双罚”,构建完整责任链条。生态环境部法规与标准司司长赵柯告诉记者,条例分别明确了对“委托方”排污单位,以及“受托方”技术服务机构的法律责任,力求破除排污单位推卸责任、技术服务机构“包合格”的潜规则。既罚单位,又罚负责人员,破除让具体工作人员当“替罪羊”的侥幸。

  部门联动,明确了监测设备生产单位的责任。有些生产厂家故意在监测设备上设置便于篡改、伪造监测数据的“后门”。依据条例,生态环境部门可以将该设备有关情况以及其生产者、销售者向社会公布,并通报市场监督管理部门,多部门合力打击造假。

  对生态环境监测机构进行事中事后监管十分必要。张磊柱表示,将配合生态环境部门,从压实机构主体责任、加强信息通报交流、组织联合监督检查、强化失信联合惩戒等方面,进一步强化对生态环境监测机构的监督管理。

  “下一步,我们将认真学习贯彻全会精神,以生态环境监测条例出台为契机,持续完善生态环境监测制度,为美丽中国建设提供更加有力的监测支撑。”张大伟说。

 

  新华社记者魏弘毅、高敬

  来源 | 新华网

  转载于“中国环境监测总站”公众号

  • 相关资讯
推荐产品 更多
  • 生态环境监测、水文水资源监测、城市排水监测、石油化工环境监测、第三方检测等水质分析,测定水中亚硝酸盐氮、氨氮、硝酸盐氮、凯氏氮、总氮、硫化物等指标。

  • 现场检测、应急检测、车载检测,测定水中硫化物等指标。

  • 生态环境监测、水文水资源监测、城市排水监测、石油化工环境监测、第三方检测等水质分析,测定水中亚硝酸盐氮、氨氮、硝酸盐氮、凯氏氮、总氮、硫化物等指标。

  • 生态环境监测、水文水资源监测、城市排水监测、石油化工环境监测、第三方检测等水质分析,测定水中氮化物、硫化物指标。

  • 生态环境监测、水文水资源监测、疾病预防控制、城市供水检测、地质环境监测、第三方检测等水质分析,测定水中高锰酸盐指标。

  • 塑料材质浸泡液 纸和纸板材质浸泡液 涂料或涂层浸泡液 橡胶材质浸泡液 奶嘴浸泡液

  • 水文水资源监测、生态环境监测、疾病预防控制、城市供水检测、地质环境监测、第三方检测等水质分析,测定水中氰化物、氨氮、硫化物、总磷、总氮、挥发酚、六价铬、阴离子表面活性剂等指标。

  • 生态环境、水文水资源、城市供水、石化钢铁、化工冶金等行业监测,地表水、生活污水、工业废水等水质分析,测定水中化学需氧量( COD))指标。

请关注微信公众号

联系方式
  • 上海 总部
  • 电话:400-832-8801
  • 传真:021-36212790
  • 邮箱:service@anjie.net
  • 联系人:刘先生